再见学术界,你好工业界:写在转行两年半之际
想必不少科研工作者,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甚至教授,在某个时刻,可能都会想过除了学术界之外的职业发展方向、及其可能性。相信每个人对于是去是留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,也有不同的做抉择的时间点和契机,我也不例外。于是,我决定在自己从学术界转行到工业界两年半的这个时间点,记录一些转行前后的记忆。
萌生
我的博士生涯是在丹麦度过的,年限是三年。在博士读到第二年快结束之前,我其实完全没有想过下一步的发展方向,总感觉还有一年,变数很多,因此很难讲定自己想去做什么、能去做什么。当时正忙着系里的教学任务,恨不得自己能像蚯蚓一样分身,处理各种事情。就在这种纷纷扰扰之中的某个周六早上,我还在睡梦中,只听手机邮箱“叮”一声,睡眼朦胧,模模糊糊之中,打开邮件一看,啥,我主导师辞职?
在这个北欧的深冬里,我“咣”地一声,从床上弹了起来,瞬间实现人和床板分离,被窝直接被我掀翻。我在做梦吗?反复确认。结果是我在现实里。
这不是我第一次经历自己导师辞职的事情;事实上,我博士第一年刚刚结束的时候,副导师跳槽,回了母国。我最初的博士导师也就两位,主导和副导。所以,主导这一辞职,便意味着我所在的研究组完全解散。好在丹麦对博士生的保护政策非常不错,我一定会被别的导师接手、学院会尽力保证我能完成学业,不炒我鱿鱼。然而,这事情一下激发了我的危机意识,好像自己突然之间就被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,眼前是风云千樯。
是时候好好思考自己的出路了。我默默想着。
路口
为了寻找可能的出路,我翻开了我们系的往年毕业生报告,里面有去向调查的章节。总的来说,去向有科研机构、政府和公共机构、企业、待业四个方向。
首先,这四个大方向,我最有可能走哪条路?待业恐怕是万不得已的选择,我有 200% 的自知:完全不是家庭主妇的料(笑)。政府和公共机构多会要求本国国籍,或者精通本地语言,对我来说也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。所以,能选择的大方向,就只剩下科研机构,还有企业了。
科研机构,在第一眼看来是最顺水推舟的路,毕竟就是自己从本科最后一年就一直做下来的、熟悉的科研界。这个方向最大的好处,大概是其工作的自由度。在一定的科研方向范围内,你可以天马行空地开脑洞,做自己想做的尝试,只要不违反伦理道德和法律;有人或者机构仅为你凭着好奇心去探究感兴趣的问题而资助你,这简直是一件过于美好的事。另一方面,也正是因为自己长期在科研界里工作,我非常清楚其中的问题: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、合适的导师去支持你做出成果,没有成果就意味着无法吸引后续资金;现在科研岗位僧多粥少现象非常严重,一群优秀的人挤破头都未必能拿到资金,有些人被迫离开、到别的地方继续做科研,完全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、在哪里能落脚下来,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此外,作为签证老大难国家出身的人,你还要时刻盯着各国的移民政策动向,就怕一个不注意自己被卷铺盖走人都不知道是为什么。再者,即便有每周 40 个小时的工作合同,科研工作者们真的每周只工作 40 个小时吗?他们必须想尽办法工作,以积攒成果,所以工作时间非常“灵活”。
企业,对当时的自己而言,是一个相对不熟悉的环境。要说有什么害怕的地方,便是无数次看见别人谈起职场风云变幻莫测,时刻盯着老板脸色干活,卑微而小心,还有各种霸凌传说屡见不鲜……这些都让我一度瑟瑟发抖,不敢面对。此外,当时的我,看企业职位的 job descriptions 越看越觉得是一团谜:什么是 six sigma black belt?为什么必须要求五年工作经验?四年半和五年的差别在哪里?如何定义 excellent communication skill?这些写得好像可以拯救地球一样的事,我真的能做吗?诸如此类的问题,在工作两年半之后,某些我有了答案,某些我依然在思考。好在丹麦的博士本质是工作,同事关系、行政处理都在日常生活范围内,这让我有了提前熟悉职场的环境。并且,从已经毕业的同学那里,我也慢慢认识到职场的真实面貌:只要乐意去面对,职场不过是另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方式。
大概就是这两条路了。
决心
上一段写了科研机构和企业两条路的好处和坏处。对我自己而言,它们意味着什么呢?我更适合走哪条路呢?进入博士第三年之后,我几乎每天醒来,都在思考哲学问题:我从何处来?我是谁?我向何处去?(此处应有法国画家高更(几乎)同名油画)
从个人的自身情况看来,我的家属在荷兰生活,要是能在一起那是最好。如果留在科研界,那么必须找荷兰的大学里在我的研究方向上有所建树的研究组。荷兰国家不大,研究型大学只有 13 所,适合我方向的研究组只有两个,其中一个我在做博士期间还做过 5 个月的交流。从我对这两个研究组的了解看来,即便我非常幸运地拿到经费,到头来也只能进入孤军奋战的状态:毕竟只是方向相似,具体内容并不完全在一条线上,所以能对我起到的助力不足。如果跳出荷兰,在全世界范围看可能适合我的研究组,也只能挑出两个:一个位于奥地利,而另一个,便是我几年前想方设法逃离的英国:看过我之前的文章《我为什么离开英国》的朋友可能知道,我被英国这些年来的移民政策动向困扰得不轻。因此,我的想法是去一个受移民政策风险影响相对较低的地方。但再怎么想,都要基于一个前提:他们有经费吗?没有的话,我自己申请经费的胜算大吗?
怎么看都觉得,风险实在太大。博士第二年结束的我,手上已经有一篇文章发表,第二篇和第三篇已经打好草稿、正在修改,第四篇还在实验的过程中。申请经费是要花一年半载的事,仅凭一篇确定的文章,我恐怕没有什么机会吧。另一方面,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玩电脑、就算学了化学、混进了药学系还是一直在玩电脑的人,我对计算机的应用抱有很大的兴趣。如何通过团队协作进行软件开发?最近的云技术有什么新的动向?人工智能和 data science 这么火,其中的真相和水分又是什么情况?我有着一脑子的问题,很想去寻找答案。要是依旧在学术界活动,我恐怕得不到答案。近些年 IT 类的工作机会很多,要是以后能从事这一类工作,应该会对我的个人职业发展和兴趣有帮助。
我们系的每位博士生,每半年要跟导师谈一次,然后递交一份进度报告给研究生院。博士第三年伊始,又该是递交报告的时间了。在我的主导师辞职之后,我成为了整个大研究组负责人的博士生。负责人也是不容易,我的主导和副导每人分别有两位博士生,于是,这是天上一口气掉了 4 个博士生(四口大锅)。但不论如何,我决定向他说明我的决定:教练,我想打篮球……不对,背错台词了:导师,我想去业界。
好在,导师听了我的想法之后,尊重我做的选择和决定。这时候,我的前主导也出来,给了我许多他博士毕业时找工作的思路。
转行之后
转行的过程并没有想象的容易。具体的经历可以参考之前写的文章《在荷兰的毕业找工记》。
现在的工作里,我不谈化学,不谈药物。有不少人问过我会不会后悔自己在化学和药学上投入的十年学习,以及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报读计算机专业了事。
想说,我完全不后悔。大学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学习的思路和能力,这样的技能完全可以变通到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,活到老学到老。在大学报志愿之前,我已经能感受到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,写在教科书里的最佳实践,说不准哪天就能被轻易颠覆;越来越多的应用会支持往后的学习和发展,比如网络课程。所以,如果某个时间点,自己想学习计算机类的知识,应该还是会有机会的。但化学则不太一样: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科,在实践方面,它需要借助大量的仪器。这些基础知识复杂,仪器昂贵,几乎找不到在大学之外找到可以学习这门学科的地方。并且我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组成和物质很有兴趣,学习了化学、不小心乱入了药学系之后,我对很多化学和医药类的问题有了认知和解读的能力,而这是纯粹学习计算机科学给不了我的。
是为记。两年半。